一些平時絕不會接觸足球的人士(下稱: 某球迷)都會看看球
而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一定是以下的這一條 :
「甚麼是越位?」
這個問題, 不少人也懂得答
簡單來說, 就是
「當進攻球員觸球的一剎那, 有參與進攻或影響進攻的進攻球員所站的位置『比球和站在最後第二位的守方球員(包括守門員)更靠近對方底綫』」
如果需要詳細的解釋, 可以參考 wiki 的 entry
然後, 當某球迷看了幾場之後, 發現很多入球都因為越位條例而被裁定無效
他們心中就會產生一個疑問:
「為甚麼要有越位條例呢? 如果沒有的話, 入球豈不是會大大增加?」
這個問題, 也有不少人懂得答
「如果沒有越位條例, 攻方就可以放一個人在靠近對方球門的位置, 從而輕鬆獲得機會。」
這答案沒錯, 但這答案只是覆蓋了事實的一小部份
其實, 越位條例是用來讓兩隊攻守互換的手段
如果沒有越位條例的話
只要球一旦運上前場對方的球員就很難將球反守為攻了
看看以下一個例子
紅隊壓著黃隊來進攻

當紅隊射門被門將沒收後, 由於沒有越位條例的關係
紅隊選擇繼續緊逼黃隊 (不退後)

你會發現黃隊無論傳球到哪, 都會被紅隊繼續在危險地區施壓
無法讓球離開自己的半場

只有使用長傳將球放到最遠的前鋒
球場長約 100 - 110 米, 長傳的準確度很難控制
這樣的話, 足球賽事就變成了長傳遊戲了
「我的守門員接球, 長傳到你的禁區; 然後你的守門員接球, 長傳到我的禁區」
相反, 如果有越位條例的話
黃隊球員會在守門員接球後散開
將越位線向中場推
紅隊球員為了離開越位位置
唯有回到自己半場

然後, 就可輕鬆的讓球離開自己的危險區域了

足球比賽不像藍球有 30 秒射球條例
不像美式足球有 攻守互換, first down 等
所以要讓比賽緊張起來的話
越位條例是必需的
順帶一提, 小型球是沒有越位的
為什麼呢?
因為球場比較小
所以攻守的互換可以透過短傳達成
而且要請兩個旁證也很煩啦